故宮須得仰視的絕美風(fēng)光——藻井
故宮系列
當人們被紫禁城中數不勝數的宏偉宮殿、雕欄畫(huà)柱所吸引時(shí),可能忽略了凝聚在屋頂上的華美符號——藻井。藻井,古人覺(jué)得它具有“從人間通向天庭” 的象征意義,它所蘊涵的深厚的中國傳統思想,更為中國古代建筑增添了無(wú)窮的意味。
中國古人對自然和自然現象都懷著(zhù)敬畏之心加以崇拜,所以古代先哲提倡“天人合一”,講究效法自然,推崇的“天圓地方”原則。為了表現出對天的敬畏和崇拜,古人也給室內時(shí)的“天” 給予了特別重視,藻井的造型上圓下方,正符合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guān)。因此,藻井就有了象征“天”的意味,就像西方教堂建筑中的穹窿頂代表上蒼一樣,中國建筑內的藻井也是就表天體的縮影。
藻井是中國封建等級制度的標志,只有在最尊貴的建筑中才能使用藻井,象征著(zhù)封建社會(huì )等級尊卑。主要分布在皇家宮殿(故宮)、敕建敕封寺廟、陵寢碑亭。一般位于室內佛像、君主座位的上方,呈傘蓋形,由細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
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狀,有方形、多邊形或圓形凹面,周?chē)椧愿鞣N花藻井紋、雕刻和彩繪。藻井的形狀有圓形、四方形、橢圓形成螺紋回旋形以及八卦形等。
中國古代的巧手工匠們將華夏的歷史文明、皇室的顯赫尊貴和對自然的美好向往渾然一體,凝聚在穹頂的木質(zhì)華美構件中,將中國藻井藝術(shù)發(fā)展到極致。
藻井的工藝非常復雜,是工匠們不用釘子,利用榫卯、斗拱堆疊而成的。各種梁檁穿插結構形成藻井,被認為是中華木造建筑一項繁什的裝飾技術(shù)。從宋、元、明、清一路發(fā)展而來(lái),藻井也從最早的斗八,演化成數不勝數的復雜造型。直到清代,藻井頂部中心象征天庭的明鏡變成垂下的盤(pán)龍,口懸明珠,有了龍井的別稱(chēng)。
藻井木工構件的制作要求在砍斫、墨線(xiàn)、開(kāi)榫、鉆孔每個(gè)環(huán)節都精益求精,木紋的方向、開(kāi)榫的位置和孔徑大小都要求不能有毫厘誤差。
以故宮太和殿的蟠龍藻井為例,史料記載,自太和殿建成后,據它90公里范圍內發(fā)生過(guò)6級以上地震7次,多次震動(dòng)太和殿,蟠龍藻井卻不曾遭受破壞。這是因為采用了榫卯結合的空間結構,遇到強震,雖會(huì )“松動(dòng)”卻不致“散架”,使整個(gè)房屋的地震荷載大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
故宮作為明清官式建筑發(fā)展的巔峰,從現存的藻井中可以看出:結構十分復雜,多種圖形結合在一個(gè)藻井之內;構成藻井的貼金斗拱小而密集;象征皇家的木雕龍大量出現等。
1.太和殿藻井
太和殿藻井位于大殿的正中央,共分上、中、下三層,上為圓井,下為方井,中為八角井。藻井內雕有一條俯首下視的金龍,口銜軒轅鏡,雕刻精細,與大殿內巨柱上的金色蟠龍互相映襯,更加烘托出了帝王宮闕的莊嚴和華貴。
太和殿藻井
2.交泰殿藻井
交泰殿藻井與太和殿藻井結構相仿,亦為盤(pán)龍銜珠藻井。
交泰殿藻井
3.養心殿
養心殿并沒(méi)有完全采用金色,在圖形結構上使用了綠色,使整個(gè)藻井的藝術(shù)感覺(jué)頗具獨到之處。
養心殿
4.養性殿
養性殿正是清乾隆帝退位前后,仿養心殿建造的一座宮殿,專(zhuān)為自己的太上皇生涯而準備。養性殿的藻井與養心殿亦頗為相似,不同的只有結構的顏色。
養性殿
5.萬(wàn)春亭
萬(wàn)春亭的寶頂上有云文,建筑等級略高于千秋亭。藻井中央為盤(pán)龍,口銜懸珠,整體為圓形,形狀與天壇祈年殿、皇穹宇藻井相似。
萬(wàn)春亭
6.千秋亭藻井
千秋亭藻井
7.浮碧亭藻井
浮碧亭藻井
8.齋宮藻井
齋宮藻井
9.浮碧亭藻井
浮碧亭藻井
10.慈寧宮藻井
慈寧宮藻井
11.壽康宮藻井
壽康宮藻井
(圖片及文字來(lái)源于基金會(huì ),請謹慎轉載,內容不可用于任何商業(yè)用途,違者必究。)
小燈泡希望小伙伴們看完后都伸出你的手指頭,成為文化傳播的志愿者,喚醒更多的朋友,傳承我們的文化,保護我們的文化,永遠的發(fā)揚下去!!
想更多了解我們,請登錄我們的官網(wǎng)
www.cchfound.org
Hash:a00a4b41f10ee520441f5015c23d158bf283a957
聲明:此文由 中國華夏文化遺產(chǎn)基金會(huì )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guān)點(diǎn),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