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二区,国产一二三区在线,一区二区视频网,视频福利一区,免费欧美日韩,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高清一区二区免费

修護731遺址群?還原歷史真相(人民眼·紀念抗戰(zhàn)勝利75周年)

8月13日,游客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新館參觀。

張 濤攝(新華社發(fā))

原731部隊成員大川福松(左一)接受金成民(右)取證。

資料圖片

陳列館內陳列的日軍防毒面具

張 濤攝(新華社發(fā))

陳列館新館外景。

資料圖片

引子

黑龍江哈爾濱市的731遺址群核心區(qū)東南角,坐落著一座形似長盒的黑色建筑——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以下簡稱“陳列館”)新館。“黑盒”既是記載歷史真相的容器,也昭示著被隱藏的歷史真相仍需繼續(xù)打撈。

731遺址群是世界戰(zhàn)爭史上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細菌戰(zhàn)遺址群。1982年,陳列館前身——哈爾濱市平房區(qū)文物管理所成立,當?shù)貙?31遺址群的保護逐漸走上正軌,國內學者對于日本731部隊的調查研究逐漸多了起來。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一份反映該遺址群破損情況的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明確要求“應加強修護工作”。由此,731遺址群的保護工作和相關學術研究掀開了新的一頁。

修護731遺址群,是為了喚起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30多年來,陳列館對揭露日本731部隊犯罪事實作出了獨有的貢獻,被遮蔽的真相逐漸浮現(xiàn),被湮滅的證據逐漸明晰。

還原歷史是為了銘記歷史,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經歷了戰(zhàn)爭的人們,更加懂得和平的寶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所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譴責侵略者的殘暴,強調牢記歷史經驗和教訓,不是要延續(xù)仇恨,而是要喚起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同珍愛和平、維護和平,讓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讓世界各國人民永享和平安寧。”

遺址保護

“731遺址群的保護工作掀開了新的一頁”

1990年12月,26歲的金成民前來陳列館報到。當時,原731部隊本部大樓的大部分由哈爾濱市第二十五中學管理使用。

金成民順著樓梯和走廊來到二樓最東側的一個房間。這里原本是731部隊長石井四郎的辦公室,當時作為陳列館全部7名工作人員的辦公場所。正對的樓下一間是陳列室,上下樓這兩個房間加起來僅170平方米。

本部大樓北側,是核心區(qū)10多處舊址。1945年8月,731部隊敗逃前夕,為了銷毀罪證、隱瞞罪惡,炸毀了大部分建筑設施。歷經幾十年的風雨侵蝕、凍融損壞等,部分舊址破損嚴重,有些已被挪為他用。

國家有關部門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曾多次撥款對舊址實施清理、發(fā)掘和修繕,并對舊址地表上的部分民房和單位進行遷移。2006年5月,“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4月所作的重要批示精神,731遺址群的保護工作掀開了新的一頁。”已于2009年起擔任陳列館館長的金成民介紹,731遺址群修護工作被提上日程:731遺址群核心區(qū)改造工作開始實施,731部隊罪證陳列館本部大樓修繕及展覽提升工程正式啟動,陳列館新館開工建設……

當年8月,哈爾濱市平房區(qū)成立731遺址保護及新館建設指揮部,區(qū)委書記和區(qū)長任總指揮,啟動環(huán)境整治、遺址修護、新館建設、陳列布展和考古勘探等工程。

“環(huán)境整治主要涉及核心區(qū)內700余戶民居和13家企事業(yè)單位的搬遷工作。”金成民回憶,“所涉及的居民樓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的,樓房老化。搬遷補償方案出臺后,大部分人主動搬了出去。”

也有少數(shù)居民不想搬遷,指揮部和陳列館派出工作組逐戶上門做思想工作。3個月后,核心區(qū)內民居和企事業(yè)單位全部搬遷完畢。

“搬遷為舊址修護騰出了空間。在國家文物局和原黑龍江省文化廳支持下,核心區(qū)13處舊址修護項目得以整體立項。”陳列館遺址保護部主任高玉寶說。

對731部隊的指揮中樞——本部大樓的修繕,因大樓墻體顏色長期以來被粉刷成黃色,部分專家認為外墻顏色已不可考,主張維持現(xiàn)有狀況。金成民則力主恢復歷史原狀原貌。

從請上世紀50年代在附近工作生活的幾位老人回憶,到赴長春大連等地調查日偽時期的建筑風格,經多方交互印證,金成民和團隊最終認定本部大樓墻體為清水紅磚色、房頂為綠色鐵皮蓋。

2014年5月,由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領銜,多家單位共同對731部隊細菌研制和人體實驗犯罪的核心部門——細菌實驗室及特設監(jiān)獄遺址(俗稱四方樓)開展考古發(fā)掘。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長李陳奇介紹,此次考古發(fā)掘不僅對四方樓的格局功能有了全方位了解,還發(fā)現(xiàn)了多處爆炸穴點和焚燒掩埋灰坑。這是731部隊銷毀罪證的直接證據——日本戰(zhàn)敗前夕,731部隊炸毀了實驗研究和生產細菌的主要設備,把大部分資料和用品付之一炬。

“出土遺物超過千件,在一些灰坑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灌滿溶液的玻璃器皿,個別仍可辨認出‘××毒’‘赤痢’等字樣。”李陳奇說,考古發(fā)掘活動的介入,豐富了731部隊罪證遺存第一手實物資料,使人體實驗、細菌戰(zhàn)犯罪證據鏈得以補充和完備。

占地近1.2萬平方米的陳列館新館于2014年11月開工建設,翌年8月15日完成布展,正式對外開放。

在布展中,新館基本陳列堅持以法理思考構建陳展內容。“展覽從序廳開始,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731部隊——日本細菌戰(zhàn)大本營、人體實驗、研制細菌武器、實施細菌戰(zhàn)、毀證和審判等六大展覽主題,層層遞進。每一個物證,每一個用詞,每一個版本的語音解說詞,都有國際同行考證校對,確保規(guī)范嚴謹。”金成民表示,“看完展覽,相當于讀完了審判日本細菌戰(zhàn)部隊的卷宗。”

進入“人體實驗”展廳,映入眼簾的是高3.6米、寬2.5米的3面檔案墻,內容是研究團隊從美國國會圖書館拿到的3份人體實驗報告。檔案墻下方,開放式的抽屜展柜里擺放著檔案仿真復制件和翻譯件,可供觀眾翻閱。

“我愿代表日本和平友好人士向中國人民誠摯道歉。”2015年8月,日本歷史學者森正孝參觀陳列館新館后低頭默哀,“我要把侵華日軍731部隊的罪證帶回日本,廣為宣傳,號召國人正視歷史,珍惜和平。”

“展覽展示面積從百余平方米擴展到25萬平方米(含遺址群),陳列實物史料從300余件增加到1.05萬件,參觀人次從每年數(shù)千人提升到上百萬人次。”金成民介紹,新館自2015年8月15日開放至今,已累計接待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觀眾550萬人次。

【1】 【2】 【3】

(責編:王帝元、謝龍)

Hash:51d4ef6be3016699ef4e6f93dd240026f0351071

聲明:此文由 人民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

綦江县| 湾仔区| 锦屏县| 库尔勒市| 阳新县| 那曲县| 安溪县| 广安市| 丹凤县| 马鞍山市| 贡觉县| 满洲里市| 泰来县| 界首市| 临安市| 崇明县| 吉林省| 城市| 阿克陶县| 望奎县| 南澳县| 遵化市| 涿鹿县| 夹江县| 长海县| 留坝县| 额尔古纳市| 玛沁县| 鄱阳县| 新津县| 枣庄市| 巴林右旗| 广平县| 扬中市| 东丽区| 濉溪县| 江阴市| 利川市| 彭州市| 通河县| 开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