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二区,国产一二三区在线,一区二区视频网,视频福利一区,免费欧美日韩,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高清一区二区免费

知黨史丨百年二師:紅色基因續(xù)寫薪火傳承

太多烈士的鮮血,凝結(jié)成一個“紅”字;太深文化的積淀,鑄就一個“名”字;曾經(jīng)的紅二師,正是這樣一所有著悠久辦學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學校。

紅二師紀念館大門。

一個響亮的“紅”字

鑄就鮮明底色

青磚灰瓦、拱形門洞,曲折環(huán)繞的走廊、古香古色的圖書樓,仍依稀留存著百年前的風貌。創(chuàng)建于清光緒30年(1904年)的保定河北省立第二師范學校始稱“保定初級師范學堂”,1909年更名為“直隸第二初級師范學堂”,1928年隨省易名為“河北省立第二師范學校”。新中國成立后,學校定名“河北保定師范學校”,1999年4月與保定師范專科學校合并,升格為本科院校“保定學院”。

紅二師又被稱為保定二師,是一所有著光榮革命傳統(tǒng)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學校。二師之紅,紅在建立黨組織早、黨員多,素有“北方小蘇區(qū)”之稱;紅在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震驚全國的“七·六”護校斗爭,師生用生命和鮮血與國民黨反動軍閥的白色恐怖相抗爭;紅在學校黨組織用革命理論武裝起來的青年學生紛紛走上革命道路,人才輩出。

“保定二師曾經(jīng)與湖南第一師范、南京曉莊師范一并被譽為我國‘中等師范的光榮代表’,毛澤東主席曾經(jīng)稱贊‘保定二師是個好學校’。”保定市河北省立第二師范學校紀念館(以下簡稱紅二師紀念館)館長郭玉琦告訴記者。

一座古樸的展館

打開塵封記憶

紅二師紀念館由保定市河北省立第二師范學校舊址和“七六”烈士紀念園兩部分組成。學校舊址包括臨街的大門和兩間耳房,以及門內(nèi)的一個院落。“七六”烈士紀念園位于院落的南邊,護城河北岸

穿過古樸的校門,是兩排平房和縱穿其間的連廊,綠樹青磚,紅色廊柱,靜謐而凝重。烈士紀念園內(nèi)松柏掩映,主建筑為烈士紀念碑和烈士群雕,碑的正面刻有“保定第二師范七六殉難烈士紀念碑”15個大字,背面碑文記述了“七六”學潮的經(jīng)過和英雄們的事跡。

走進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墻壁上栩栩如生的主雕塑,刻畫著“七·六”護校革命斗爭的場景。展廳的第一部分“啟迪民智 嚴謹治學”,講述了1904至1912年學堂初設(shè)階段的辦學情況;第二部分“革新體制 思潮涌起”,介紹的是20世紀20年代二師的教育改革,以及在民主思想影響下師生的思想覺悟情況;第三部分“投身革命 獻身真理”,介紹了五四運動后二師成為河北地區(qū)革命策源地,師生開展護校斗爭和抗日救亡運動的情況;第四部分“不忘初心 弘揚傳承”,是新中國成立后二師為國家培養(yǎng)教育人才和社會精英的辦學歷程。

“二師也被稱為‘北方小蘇區(qū)’,從1923年到1932年,二師的中共黨員和共青團員深入到河北53個縣的農(nóng)村,組建農(nóng)民協(xié)會,舉辦平民學校,宣傳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共產(chǎn)黨員和共青團員,傳播革命火種,先后在29個縣建立了黨支部,為我省黨的早期建設(shè)作出了重要貢獻。所以,二師也成為保定早期中共黨組織的活動基地,河北廣大地區(qū)革命活動的策源地和領(lǐng)導革命運動的核心地域……”伴隨講解員的講解,一幅幅畫面、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視頻、一件件實物,以及豐富的文獻資料,再輔以“聲光電”等現(xiàn)代科技元素,完整地將一段段光輝的歷史生動地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

“七六”烈士紀念碑前,學生誦讀碑文,追憶先烈事跡。

一場不屈的抗爭

點燃革命烽火

二師的學生出身貧寒者居多,年齡相對大些,接受新思想較快。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學生曾多次掀起反對封建專制的斗爭。

“早在1922年,二師校內(nèi)就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1923年開始發(fā)展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第二年就建立了黨支部。到上世紀30年代初期,學校黨、團員和黨的外圍組織占到了學生人數(shù)的三分之二以上。當時的中共保屬特委、保定市委就設(shè)在校內(nèi)。”原保定師范學校校長、紅二師紀念館顧問張東利說。

在紀念館第三展廳,陳列著參加“七六”護校革命斗爭的學生名單。58名學生在校內(nèi)參加斗爭,13名學生作為校外后援會成員。墻壁上用畫筆描繪的重要斗爭場景,形象地展現(xiàn)了當時的抗爭過程——

1932年的6月,二師80余名革命學生被國民黨反動當局開除,學校的共產(chǎn)黨員團結(jié)進步學生,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護校斗爭。面對反動當局的封鎖圍困和恐嚇誘騙,共產(chǎn)黨員和進步學生不屈不撓、大義凜然,忍著饑餓堅持斗爭了15天。最后,國民黨反動當局惱羞成怒,公然下令軍警闖入校園進行血腥屠殺。8名共產(chǎn)黨員和1名共青團員在搏斗中英勇犧牲,4名共產(chǎn)黨員高唱國際歌慷慨就義于刑場上。“七六”慘案震驚了全國,1932年7月8日,中共河北省委發(fā)布《為保定慘案告民眾書》,強烈譴責國民黨反動當局殘暴屠殺愛國學生的罪行。

一份醇厚的底蘊

續(xù)寫薪火傳承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河北省內(nèi)的高級小學教師,幾乎都是保定二師的畢業(yè)生。當時,二師畢業(yè)生還被北平一帶的學校爭聘,人們評價二師的學生質(zhì)樸,教學能力強。北平師范學校那時也是全國有名的學校,有一個時期曾出現(xiàn)了過平、保兩校高下之爭。能與北平師范爭雄,足見保定二師辦學水平之高。”郭玉琦告訴記者。

走進紀念館第四展廳,24位革命將領(lǐng)的生平簡介,學校黨組織負責人和知名校友名錄,向我們展示了二師治學嚴謹、底蘊醇厚的一面。黎錦熙、潘梓年、武新宇、李苦禪、周永言、鄭志、賀文玉、李英儒等著名學者、作家,都曾受聘于學校任教,為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建設(shè)培養(yǎng)造就了大批優(yōu)秀人才。這些畢業(yè)生中有現(xiàn)代教育家丁浩川,著名作家梁斌,著名科學家郭曉嵐,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師昌緒,全國特級教師王企賢等。二師畢業(yè)生梁斌根據(jù)“七·六”護校斗爭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紅旗譜》,二師教員李英儒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野火春風斗古城》,成為當代紅色經(jīng)典名篇,甚至被搬上了銀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來源:網(wǎng)信河北

Hash:f4273db8a9261ab4540da6a31cbc17b830c4b605

聲明:此文由 這里是昌黎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

禄劝| 安塞县| 金溪县| 肃宁县| 班戈县| 汤原县| 繁昌县| 松滋市| 望奎县| 四会市| 太仆寺旗| 两当县| 柞水县| 莒南县| 南宫市| 兴义市| 扶风县| 博爱县| 澎湖县| 清流县| 临清市| 遂川县| 岳阳县| 商洛市| 博白县| 祁连县| 抚顺县| 京山县| 虞城县| 二连浩特市| 临洮县| 永康市| 莫力| 綦江县| 长岛县| 呼伦贝尔市| 合江县| 芜湖市| 汕尾市| 安阳市|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