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二区,国产一二三区在线,一区二区视频网,视频福利一区,免费欧美日韩,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高清一区二区免费

杏花樓

杏花樓

時代:清

類型:古建筑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南湖路29號

簡介:

杏花樓俗稱“水觀音亭”,位于南昌市南湖路29號,地處南昌四湖之一的南湖北側的湖心島,東、南、西、三面環(huán)水,北側經(jīng)小石板橋連接與環(huán)湖路和建德觀街相鄰。

杏花樓始建于唐,明武宗正德(公元1506—1521)年間,曾為寧王朱權五世孫朱宸濠之妻婁妃的梳妝臺。明萬歷(公元1573—1620)年間,一度是相國張位(字洪陽)的別墅,始稱“杏花樓”并延續(xù)至今。樓西設“閑云館”,是文人結社聚集之地,湯顯祖、劉應秋、吳應賓等人在此多有吟詠。清時,為祀婁妃而在西側另建“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重修時改稱“觀音亭”,有巷通廣濟橋,巷口額稱“湖心觀音閣”,俗稱“水觀音亭”(水觀音亭于文革初期毀為平地,不復存在,杏花樓與之一墻之隔,連為一體,故人們習慣把杏花樓誤認為就是水觀音亭)。

民國8年(公元1919年),市民張喜猷牽頭募捐重修杏花樓。

杏花樓前庭院草坪兩側立有“屏”、“翰”青石碑各一塊,高3.27米,寬2.59米,分別由兩塊青石拼接而成。“屏”、“翰”兩字傳為婁妃以長發(fā)代筆書寫,后經(jīng)工匠鐫刻成碑。杏花樓西南側另有一塊殘存的元代“龍興路龍沙天王禪寺舍利塔記”碑,殘高2.1米,寬1.5米,碑文及圖案清晰可見。

民國年間,著名畫家傅抱石、徐悲鴻和著名老藝人范慶云等人曾在此居住,創(chuàng)作書畫及雕刻作品。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時,它曾是我起義軍打擊駐守貢院敵軍的一個戰(zhàn)斗點。

杏花樓白墻黛瓦,花梁朱柱,挑檐翹角,漏窗花墻,在院內(nèi)湖石、綠樹的點綴下,顯得格外輕巧恬靜,讓人流連忘返。《南昌縣志》描繪杏花樓“湖水縈回,荷香四溢,中臨水閣,仿佛杭之湖心寺也”;《江西同德善堂募修湖心觀音亭小引》則說:“往來士大夫,凡登斯境者,莫不交口贊賞。湖光掩映,一碧萬頃,儼然南海口之普陀崖”。

锦州市| 涿鹿县| 得荣县| 叙永县| 顺昌县| 永安市| 无锡市| 玉溪市| 图们市| 天津市| 阜南县| 宁城县| 乌海市| 阳江市| 黑水县| 龙陵县| 通海县| 阿尔山市| 绥阳县| 浦县| 赤峰市| 炎陵县| 柳州市| 广河县| 内丘县| 黑河市| 通河县| 济阳县| 武宁县| 内丘县| 临江市| 岳西县| 阿拉善盟| 收藏| 东乡县| 洛川县| 阿尔山市| 宜章县| 甘泉县| 余庆县| 云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