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名詞解釋
BitettFan
?
?
閱讀 1720
旅游文化是旅游行為的綜合性、時間空間的延展性、景觀意態(tài)的趣味性、旅游內容的豐富性,以及滿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樣化的客觀規(guī)定性,促使旅游業(yè)必須具有適合自身發(fā)展需要的文化形態(tài),這就是旅游文化。
旅游的名詞解釋是指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暫時居留而引起的一種現(xiàn)象及關系的總和,這些人不會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從事賺錢的活動。
旅游指一種往復的行程,即指離開后再回到起點的活動,完成這個行程的人也就被稱為旅游者。
擴展資料:
旅游的先驅是商人,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
在旅行作為一種社會行為,古代即以存在,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旅行活動的興起同樣居世界前列,中國早在公元前22世紀就有了。
當時最典型的旅行家大概要數(shù)大禹了,他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游覽了大好河山,之后,就是春秋戰(zhàn)國時的老子、孔子二人了。
老子傳道,騎青牛西去。孔子講學周游列國,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遠至波斯,今伊朗和敘利亞,唐時玄奘取經(jīng)到印度,明時鄭和七下西洋,遠至東非海岸,還有大旅行家徐霞客作了游記。
參考資料:旅游_百度百科
Hash:d26ded6ba0590d3065a43a35fa7315c13c377e2d
聲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