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木有哪些景點(diǎn) 尼木草原在哪
導讀:尼木有哪些景點(diǎn) 尼木草原在哪 1. 尼木草原在哪 2. 卓尼草原在哪里 3. 哲里木草原在哪 4. 尼木縣有哪些景點(diǎn) 5. 尼木草原海拔 6. 烏達木草原在哪 7. 尼木縣風(fēng)景 8. 木里有草原嗎
1. 尼木草原在哪
只有三大藏區,沒(méi)有八大藏區之說(shuō)。
三大藏區
我們通常認為藏區就是西藏,其實(shí)不然。藏區的面積要比西藏的行政區劃大得多。從元代開(kāi)始就以方言區的不同,將藏區劃分為“衛藏、康巴和安多”三個(gè)區域。
衛藏:
拉薩以西的高原以雅魯藏布江流域為中心,區內藏北、藏南以岡底斯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大斷裂帶為界叫作“衛藏”。衛藏又分三塊:拉薩、山南地區稱(chēng)為“前藏”,日喀則地區則稱(chēng)為“后藏”,整個(gè)藏北高原稱(chēng)為“阿里”。連接前藏和后藏的孔道,就是雅魯藏布江中游的尼木峽谷。
安多:
安多又被稱(chēng)為“阿垛”,安多藏族的中心在阿尼瑪卿雪山到青海湖一帶,念青唐古拉山——橫斷山以北的藏北、青海、甘南、川西北大草原,包括青海省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省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區。
康巴:
在藏語(yǔ)里,“康”是邊地的意思,“康”作為地域概念,今以川西的甘孜和阿壩、西藏的昌都、云南的迪慶、青海的果洛和玉樹(shù)稱(chēng)作“康巴”。康巴地區處在漢藏過(guò)渡地帶,在茶馬古道川藏線(xiàn)橫貫的康區,康定情歌、丹巴美人谷、稻城香巴拉、德格印經(jīng)院、色達五明佛學(xué)院、德榮太陽(yáng)谷、迪慶香格里拉、德欽梅里雪山等美景馳名中外,構成“大香格里拉”的核心區域。
2. 卓尼草原在哪里
若爾蓋海拔高度:3406米。若爾蓋縣隸屬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位于四川省北部,系四川通往西北省區的北大門(mén)。四鄰分別與甘肅省瑪曲縣、碌曲縣、卓尼縣、迭部縣和阿壩州內阿壩縣、紅原縣、松潘縣、九寨溝縣接壤。黃河與長(cháng)江分水嶺將其劃為東西兩部。東西與南北最大距離約150公里。距蘭州475.3公里,離州府駐地馬爾康322.4公里,南距成都469.2公里,縣城海拔3406米。
3. 哲里木草原在哪
內蒙古自治區共分為十二個(gè)盟市,分別是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以前叫“伊克昭盟”)、烏海市、烏蘭察布市(以前叫“烏蘭察布盟”)、巴彥淖爾市(以前叫巴彥淖爾盟)、錫林郭勒盟、赤峰市(以前叫昭烏達盟)、通遼市(以前叫“哲里木盟”)、興安盟、呼倫貝爾市(以前叫“呼倫貝爾盟”)、阿拉善盟。蒙語(yǔ)意為青色的城市。公元十六世紀,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領(lǐng)默特部駐牧呼和浩特地區。1581年,阿拉坦汗與夫人三娘子大興土木建城,并用青磚修起城墻,把房屋等圍起來(lái),遠遠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起此名。
包頭
蒙語(yǔ)“包克圖”的諧音,意即“有鹿的地方。是新興的鋼鐵工業(yè)名城,有“草原鋼城”之稱(chēng)。“包頭”一稱(chēng)始于清乾隆初年,相傳很久以前,這里水草豐美,鹿鳴呦呦,成群出沒(méi)嬉戲。由此包頭又有鹿城的美譽(yù)。
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得名于呼倫湖和貝爾湖。呼倫湖又稱(chēng)呼倫池或達賚湖。“呼倫”為突厥語(yǔ)“湖”之意,“達賚”則是蒙古語(yǔ)“海”的意思。
興安盟
興安是滿(mǎn)語(yǔ),意為小山(丘陵),在蒙語(yǔ)里是“大石”的意思。因位于大興安嶺東南麓,由雅克山、岳爾濟山、雉雞場(chǎng)山、吉里格山等群山構成,故而起此名。
哲里木盟(今通遼)
“哲里木”是蒙古語(yǔ)音譯,意思是“馬鞍肚帶”,成吉思汗時(shí)期這里專(zhuān)門(mén)生產(chǎn)和供應馬鞍肚帶,故得名。關(guān)于此名還有一種說(shuō)法,當年蒙古清代開(kāi)始推行盟旗制度,四部十旗每三年會(huì )盟一次,會(huì )盟地點(diǎn)在今興安? ??科右中旗西哲里木山,因此定名為哲里木盟。
昭烏達盟(今赤峰)
昭烏達盟,蒙古語(yǔ)為烏蘭哈達,是紅峰的意思。赤峰是蒙古語(yǔ)烏蘭哈達的漢譯名稱(chēng),因市區東北部有一座紅山而得名。
錫林郭勒盟
錫林是滿(mǎn)語(yǔ),滿(mǎn)語(yǔ)的原意是“小鯉魚(yú)”,亦寫(xiě)作“細鱗河”。還有一個(gè)解釋?zhuān)骸板a林”蒙古語(yǔ)譯為“高原上的平野”,“郭勒”是河流的意思。錫林郭勒意思就是“高原上的河流”。
烏蘭察布盟(今烏蘭察布市)
“烏蘭”為蒙古語(yǔ)“紅色”的意思;“察布”這里當“崖口”講,烏蘭察布就是“紅色崖口”的意思。因清初會(huì )盟于紅山口而得名,簡(jiǎn)稱(chēng)烏盟。
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
“伊克”是蒙語(yǔ),是“大”的意思;“昭”是“廟”的意思。合譯為大廟。因有成吉思汗陵而聞名。伊克昭盟是蒙古民族敬仰之地,因為這里聳立著(zhù)蒙古民族的古代英雄人物——成吉思汗的陵寢。清代,在伊克昭盟內專(zhuān)設達爾哈特一旗,看守成吉思汗陵寢,并由鄂爾多斯各旗的賢能者擔當“吉農”(舊官職員)。
巴彥淖爾盟(今巴彥淖爾市)
“巴彥”是蒙古語(yǔ)譯音,為富饒的意思,“淖爾”是湖泊的意思,合譯為富饒的湖泊。因境內有著(zhù)名淡水湖烏梁素海及眾多湖泊而得名。
烏海市(曾用名:烏達和海勃灣)
不是蒙語(yǔ),是漢語(yǔ)縮名,烏海由烏達、海渤灣和海南三區組成,取字頭縮拼即成。因烏海盛產(chǎn)煤,故又有“烏金之海”之美譽(yù)。
阿拉善盟
阿拉善,是滿(mǎn)語(yǔ),指“駑馬”。清時(shí),新疆的一支蒙古族歸附清廷后,因其平叛有功,清廷賜“阿拉善牧地”。即現在阿拉善盟一帶。此外,還有多種說(shuō)法,一說(shuō)是由“阿拉喜”諧音而來(lái),蒙古語(yǔ)“阿拉喜”是屠宰的意思,一說(shuō)為賀蘭山諧音(漢語(yǔ)賀蘭山的音轉)。在這十二個(gè)盟市中,內蒙人,尤其是內蒙古中西部的人可能對于興安盟的了解就不夠,甚至于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gè)地方,其實(shí)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之初就在興安盟的烏蘭浩特;而在內蒙古中東部,則有很多人對于阿拉善盟的了解不夠,甚至于也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個(gè)地方。可以毫不夸張地說(shuō),內蒙古存在感最低的兩個(gè)盟市可能就是興安盟和阿拉善盟了,這兩個(gè)地方之中,又以興安盟的存在感為低;之所以如此說(shuō),是因為阿拉善盟近些年來(lái)旅游業(yè)做得不錯,所以知名度也在逐步提高。相比較于阿拉善盟及內蒙古其他盟市,興安盟的知名度可能需要大力提升;其實(shí)興安盟的旅游資源也比較豐富,例如世界唯一的成吉思汗廟,內蒙古自治區成立時(shí)的辦公、會(huì )議遺址等,都在興安盟。
4. 尼木縣有哪些景點(diǎn)
拉薩尼木縣海撥高度是3818米。
1、尼木縣隸屬于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地處西藏中南部、雅魯藏布江中游北岸,位于自治區中南部,距拉薩市147公里,系西藏前、后藏的結合部。西部與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相鄰,東部與曲水縣相接,南部與日喀則市仁布縣、山南市浪卡子縣相連,北與當雄縣接壤。總面積3275.8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34044人(2012年)。尼木縣下轄1個(gè)鎮、7個(gè)鄉。境內有吉嘎曲德寺,以及古代西藏造橋專(zhuān)家湯東結布造的尼木鐵索橋等景點(diǎn)。
2、尼木縣地處西藏中南部、雅魯藏布江中游北岸,位于自治區中南部,地處北緯29.4°。東經(jīng)90.1°,距拉薩市147公里,系西藏前、后藏的結合部。西部與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相鄰,東部與曲水縣相接,南部與日喀則市仁布縣、山南市浪卡子縣相連,北與當雄縣接壤。總面積3275.8平方公里 。尼木縣居雅魯藏布江中游北岸,地勢是北高南低,尼木河兩岸為代表的河谷 地區,地勢平坦。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境內最高點(diǎn)窮母崗峰,海拔7048.8米,最低點(diǎn)為瑪曲河匯入雅魯藏布江處,海拔為3701米。
3、尼木縣屬高原溫帶半干旱季風(fēng)氣候區,四季分明,夏季雨水集中,輻射強,年日照時(shí)數2947.8小時(shí) 。年均溫6.7℃,1月均溫- 40℃,7 月均溫15.0℃,年降水量295.3毫米,無(wú)霜期為100 天。自然災害主要有干旱、山洪,泥石流,蟲(chóng)災,霜凍和冰雹。截止到2013年,尼木縣有林地1.707萬(wàn)公頃,主要為灌木,部分為人工林。草場(chǎng)面積26.5萬(wàn)公頃,水流域面積800公頃。截止到2013年,尼木縣礦產(chǎn)資源主要有銅、鉬、泥炭等。尼木縣帕古鄉擁有豐富的銅礦和石材資源。 縣境大理石資源豐富,潛在開(kāi)發(fā)資源巨大。
5. 尼木草原海拔
尼木縣居雅魯藏布江中游北岸,地勢是北高南低,尼木河兩岸為代表的河谷地區,地勢平坦。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境內最高點(diǎn)窮母崗峰,海拔7048.8米,最低點(diǎn)為瑪曲河匯入雅魯藏布江處,海拔為3701米。
6. 烏達木草原在哪
、《陪你一起看草原》降央卓瑪
NO 2、《鴻雁》呼斯楞
NO3、《為內蒙古喝彩》
NO4、《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yáng)》降央卓瑪
NO 5、《我和草原有個(gè)約定》降央卓瑪
NO6、《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德德瑪
NO7、《呼倫貝爾大草原》布仁巴雅爾
NO8、《夢(mèng)中的額吉》烏達木
NO9、 《遇上你是我的緣》央金蘭澤
NO 10、《天下最美的草原》格格
7. 尼木縣風(fēng)景
一、北京市(3個(gè))
房山區長(cháng)溝鎮
昌平區小湯山鎮
密云區古北口鎮
二、天津市(2個(gè))
武清區崔黃口鎮
濱海新區中塘鎮
三、河北省(4個(gè))
秦皇島市盧龍縣石門(mén)鎮
邢臺市隆堯縣蓮子鎮鎮
保定市高陽(yáng)縣龐口鎮
衡水市武強縣周窩鎮
四、山西省(3個(gè))
晉城市陽(yáng)城縣潤城鎮
晉中市昔陽(yáng)縣大寨鎮
呂梁市汾陽(yáng)市杏花村鎮
五、內蒙古自治區(3個(gè))
赤峰市寧城縣八里罕鎮
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鎮
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莫爾道嘎鎮
六、遼寧省(4個(gè))
大連市瓦房店市謝屯鎮
丹東市東港市孤山鎮
遼陽(yáng)市弓長(cháng)嶺區湯河鎮
盤(pán)錦市大洼區趙圈河鎮
七、吉林省(3個(gè))
遼源市東遼縣遼河源鎮
通化市輝南縣金川鎮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東盛涌鎮
八、黑龍江省(3個(gè))
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興十四鎮
牡丹江市寧安市渤海鎮
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北極鎮
九、上海市(3個(gè))
金山區楓涇鎮
松江區車(chē)墩鎮
青浦區朱家角鎮
十、江蘇省(7個(gè))
南京市高淳區椏溪鎮
無(wú)錫市宜興市丁蜀鎮
徐州市邳州市碾莊鎮
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
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
鹽城市東臺市安豐鎮
泰州市姜堰區溱潼鎮
十一、浙江省(8個(gè))
杭州市桐廬縣分水鎮
溫州市樂(lè )清市柳市鎮
嘉興市桐鄉市濮院鎮
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鎮
紹興市諸暨市大唐鎮
金華市東陽(yáng)市橫店鎮
麗水市蓮都區大港頭鎮
麗水市龍泉市上垟鎮
十二、安徽省(5個(gè))
銅陵市郊區大通鎮
安慶市岳西縣溫泉鎮
黃山市黟縣宏村鎮
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
宣城市旌德縣白地鎮
十三、福建省(5個(gè))
福州市永泰縣嵩口鎮
廈門(mén)市同安區汀溪鎮
泉州市安溪縣湖頭鎮
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鎮
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
十四、江西省(4個(gè))
南昌市進(jìn)賢縣文港鎮
鷹潭市龍虎山風(fēng)景名勝區上清鎮
< p>宜春市明月山溫泉風(fēng)景名勝區溫湯鎮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
十五、山東省(7個(gè))
青島市膠州市李哥莊鎮
淄博市淄川區昆侖鎮
煙臺市蓬萊市劉家溝鎮
濰坊市壽光市羊口鎮
泰安市新泰市西張莊鎮
威海市經(jīng)濟技術(shù)開(kāi)發(fā)區崮山鎮
臨沂市費縣探沂鎮
十六、河南省(4個(gè))
焦作市溫縣趙堡鎮
許昌市禹州市神垕鎮
南陽(yáng)市西峽縣太平鎮
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
十七、湖北省(5個(gè))
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
襄陽(yáng)市棗陽(yáng)市吳店鎮
荊門(mén)市東寶區漳河鎮
黃岡市紅安縣七里坪鎮
隨州市隨縣長(cháng)崗鎮
十八、湖南省(5個(gè))
長(cháng)沙市瀏陽(yáng)市大瑤鎮
邵陽(yáng)市邵東縣廉橋鎮
郴州市汝城縣熱水鎮
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邊城鎮
十九、廣東省(6個(gè))
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
江門(mén)市開(kāi)平市赤坎鎮
肇慶市高要區回龍鎮
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
河源市江東新區古竹鎮
中山市古鎮鎮
二十、廣西壯族自治區(4個(gè))
柳州市鹿寨縣中渡鎮
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
北海市鐵山港區南康鎮
賀州市八步區賀街鎮
二十一、海南省(2個(gè))
海口市云龍鎮
瓊海市潭門(mén)鎮
二十二、重慶市(4個(gè))
萬(wàn)州區武陵鎮
涪陵區藺市鎮
黔江區濯水鎮
潼南區雙江鎮
二十三、四川省(7個(gè))
成都市郫縣德源鎮
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
攀枝花市鹽邊縣紅格鎮
瀘州市納溪區大渡口鎮
南充市西充縣多扶鎮
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
達州市宣漢縣南壩鎮
二十四、貴州省(5個(gè))
貴陽(yáng)市花溪區青巖鎮
六盤(pán)水市六枝特區郎岱鎮
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
安順市西秀區舊州鎮
黔東南州雷山縣西江鎮
二十五、云南省(3個(gè))
紅河州建水縣西莊鎮
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鎮
德宏州瑞麗市畹町鎮
二十六、西藏自治區(2個(gè))
拉薩市尼木縣吞巴鄉
山南市扎囊縣桑耶鎮
二十七、陜西省(5個(gè))
西安市藍田縣湯峪鎮
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
寶雞市眉縣湯峪鎮
漢中市寧強縣青木川鎮
楊陵區五泉鎮
二十八、甘肅省(3個(gè))
蘭州市榆中縣青城鎮
武威市涼州區清源鎮
臨夏州和政縣松鳴鎮
二十九、青海省(2個(gè))
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群科鎮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
三十、寧夏回族自治區(2個(gè))
銀川市西夏區鎮北堡鎮
固原市涇源縣涇河源鎮
三十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個(gè))
喀什地區巴楚縣色力布亞鎮
塔城地區沙灣縣烏蘭烏蘇鎮
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可可托海鎮
三十二、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1個(gè))
第八師石河子市北泉鎮
8. 木里有草原嗎
四川藏區
四川藏區位于四川省西部,地處川、藏、青、甘、滇五省(區)結合部,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縣(屬涼山彝族自治州),共32個(gè)縣(市),是中國第二大藏區,是康巴文化的核心區,亦是內地連接西藏的重要通衢,自古就是"漢藏走廊"。
四川藏區地處長(cháng)江、黃河源頭區,溝河縱橫,落差大,較大的支流有570條。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分為高原和高山峽谷兩部分。森林、雪山、冰川、峽谷、草原多種自然景觀(guān)并存。
Hash:71fde9896a4091a8ce3f9a7eba44eb2fb72f62a7
聲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guān)點(diǎn),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