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 紙坊這里藏了個博物館,你知道嗎?
歷史有時是需要發(fā)現的
你知道嗎?
在江夏
隱藏了個“博物館”
這里沒有人山人海
但是會讓你眼前一亮
這些傳統文化“彩蛋”
不僅是休閑好去處
還可以漲知識!
走,跟著小編瞧瞧去
要讀懂一座城市
博物館是應該選擇去的地方
進入展廳,首先能看到墻壁上的江夏歷史文化簡表,瀏覽一下能夠幫你簡單梳理江夏悠久燦爛的人文歷史,接下來看展思路會更加清晰。
陳列的展品囊括了從1.8萬年左右的象牙化石、鹿牙化石乃至近代以來的珍貴青銅器、瓷器、玉器等珍貴文物,置身于其中,仿佛是歷史的見證者。
你悠躇向前,端詳注視。或瞥見時代的震蕩與更替,或醉心于文人雅士的審美情趣,或追憶歷經風雨留下來的不熄薪火...瘋狂汲取著文化與藝術的甘露。
鎮(zhèn)館之寶
周代 青銅編鐘
商周時期,今江夏地區(qū)納入楚國版圖,周顯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年)楚置沙羨于涂口(今江夏金口),江夏與中原商周文化的交流逐步加強。據考古調查,江夏區(qū)境內已發(fā)現商周時期古文化遺址達17處,其中湖泗的陳月基遺址出土了西周時期的青銅編鐘。
明代 青花瓷器
相信你一定聽過《青花瓷》。一句“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道盡了江南煙雨的朦朧詩意,也讓無數人愛上了那色白花青的青花瓷。
身處現代的我們,或許無法用專業(yè)的文物知識對古代陶瓷工藝進行分析,但通過直接的視覺感官,同樣能體悟古人曾經品味的美感。
清代 木如意
古代皇室宗親,達官貴人都以有塊玉如意為貴,多少塊玉如意都以傳家寶來代代相傳。其實古代的中產階級如果沒有條件,往往也可以用稀有木質材料代替玉石,這就是木如意。上圖就是清代流傳下來的木如意。
博物館里的生僻字
上面的文物圖形,能找出對應的名字嗎?
常去博物館的人也許會有一種感受,這些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見過多次;陌生的是,不會讀、分不清。
【dǐng 】
鼎與簋作為禮器組合,在商代已經出現,西周時期,奇數的鼎與偶數的簋配套成為禮儀活動的主祭禮器,并在西周中期以后逐漸形成制度。
周代 銅鼎
【 guǐ 】
用于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圓口,雙耳。流行于商朝至東周,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志性青銅器具之一。
周代 銅簋
【 zūn 】
盛酒器,圓形,可分為有肩尊、載肩尊和鳥獸尊。商代中期出現,商末和西期時期盛行。
商代 灰褐陶大口尊
【 léi 】
罍是一種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體量略小于彝,罍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出現于商代晚期,而圓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從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漸由瘦高轉為矮粗,繁縟的圖案漸少,變得素雅。
周代 銅罍
參觀者可以在這里獲得不同文化所承載的歷史信息,感受那份特殊的記憶。
所有記憶逐漸被時間沖刷,但依舊需要銘記。
本篇中的器物均在江夏博物館中展出,歡迎前來觀賞。
博物館現位于江夏區(qū)紙坊興新街269號。
提前預約并帶好身份證即可免費觀賞。
一館覽江夏
一館品千年
讓我們在這里擁抱穿越時光而來的浪漫
文案|小米妮
圖片|moximoxi
Hash:129719c7aa62807ac7090c0022c17199f3fb7cc4
聲明:此文由 江夏社區(qū)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
相關推薦
-
倒計時!西峽景區(qū)這些專屬福利如果你還不知道,今年就虧大了
不知不覺8月份已經過半可是炎熱的天氣依舊讓人忍受不了經過一場雨水的洗禮西峽景區(qū)變的更美了!所以,在這個暑假還沒有結束的關鍵時刻小編,帶著還沒結束的福利走來了有句話叫“溫故而知新”從暑假剛開始至今西峽景區(qū)已連續(xù)推出多種專屬福利下面一起來回顧一下吧一、老界嶺景區(qū)1、即日起至2020年8月31日,2020年中招、高招考生憑本人中考、高考準考證及身份證免門票2、本科及以下在校學生,憑本人有效學生證免門票
-
閩北美景|松溪:背靠湛盧富饒地 梅口古埠別樣美
自古山+水就是最佳搭檔耳聽流水潺潺,遠眺山間仙境在你心里山+水的最佳組合是哪個地方呢?別急著立刻下決定不如先和今天這篇文章一起走進這片渡口水鄉(xiāng),看看在松溪山水之間能碰撞出怎樣的古埠韻味梅口村位于松溪縣西南部,背靠湛盧山,是松溪河在松溪境內最末端的村,也是鄭墩鎮(zhèn)海拔最低的村。梅口古時是進出松溪的碼頭、渡口。2018年底,梅口埠旅游景區(qū)成功創(chuàng)建國家3
-
來濟南這個地方體驗“石頭建筑博物館”,還能穿越?
東峪南崖村,位于平陰縣洪范池鎮(zhèn)的東南方,西面有云翠山橫臥,東邊有大寨山聳立,整個古村就處在兩座山的環(huán)抱當中。南崖古村歷史悠久,早在夏、商時期就有人們在這里居住,而它的古老和滄桑感,從名字上就可見一斑。東峪南崖村,原來叫東扈峪,扈就是飛揚跋扈的扈。因為在村子不遠處有一個扈泉,到水勢大的時候氣勢磅礴,這里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古扈國遺址,也曾經出土過很多文物,所以叫東扈峪,后來簡稱東峪。
-
陜西歷史博物館:展出的渭南地區(qū)出土文物名錄
日前,作為渭南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我在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時候,做了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在《陜西古代文明》基本陳列中,尋找到所有渭南地區(qū)出土的珍貴文物——這些文物分布在三個展廳中,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秦漢時期,直到唐宋金元等朝代,跨越約20萬年的歷史,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銅器、玉器、鐵器、金銀器等器類,以金銀舍利塔最為珍貴。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文物,來自西安、咸陽、寶雞、渭南、銅
-
雨雨雨雨雨,哪也去不了?不用藍瘦!在西安,你可以來一場博物館之旅!
據天氣預報,西安接下來11天都將持續(xù)陰雨天氣...藍瘦?香菇?不用!在西安,你可以來一場博物館之旅!穿梭在各種室內博物館中,輕松閱遍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1陜西歷史博物館地址:西安市小寨東路91號(周一閉館,節(jié)假日除外)2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地址:西安市臨潼區(qū)秦陵北路3西安碑林博物館地址:西安市文昌門內三學街15號4漢陽陵博物
-
碑林故事|西北大學博物館——館藏著五億年前的脊椎動物化石“天下第一魚”
西北大學博物館是以西北大學為依托的一座大型綜合類高校博物館,位于西安市碑林區(qū)環(huán)城南路216號。西北大學博物館總建筑面積15000平方米,于2012年正式建成。現有館藏文物、標本5000余件,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博物館下設校史、地球、生物、歷史4個分館。涵蓋巖石礦物標本、寒武紀大爆發(fā)時期古生物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秦巴山區(qū)及黃土高原生物多樣性、館藏文物、校園考古出土
-
侯寧彬:陜歷博是這樣讓老百姓愛上博物館的!
人民日報文創(chuàng)會客廳”第一季:“館長有話說”讓我們與各大博物館館長一起,解開文博密碼,探索歷史奧秘。本期做客嘉賓:侯寧彬(陜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在中國的西部,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在中國歷史上,有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這里有著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存——這里就是三秦大地陜西,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fā)展的重要地區(qū)之一。在文博
-
陜西的這個博物館陳列著各種各樣的地質“寶石”,你去過嗎?
博物館真的是一個好地方,環(huán)境氛圍都十分好,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了解到許多東西,比起去景區(qū)游玩,去博物館更有意義!1月18日,記者來到長安大學地質博物館,里面陳列著各種各樣的地質“寶石”,有化石、巖石,還有恐龍化石。長安大學地質博物館原副館長陳老師介紹說,長安大學是西安開辦地質學科的6所高校之一,擁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的博士授予權。
-
周末去哪兒 | 那些隱匿在高校里的“博物館”,每一個都值得打卡
周末去哪兒|那些隱匿在高校里的“博物館”,每一個都值得打卡想要深切了解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和文化底蘊,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當地博物館里駐足體會。除了專業(yè)博物館,還有很多精彩紛呈的高校博物館、小眾博物館以及私人博物館等能增長人的見識,拓寬人的視野!值得前去打卡。尤其在高校云集的西安,獨具特色的校園博物館更是比比皆是,但卻鮮少有人知曉。許多藏在大學里的博物館它們就是博物館中的“學
-
這一晚,博物館的大門只為你開放!
獨家古生物【博物館奇妙夜】在北京、南京、深圳、長春、武漢等地持續(xù)火熱開放后,終于來到山西啦!!!還記得《博物館奇妙夜》里,紐約自然博物館的夜間警衛(wèi)達利萬萬沒想到,第一天上夜班就碰到了不可思議的事情……當夜晚來臨時,館中所有的標本都會活過來,追逐骨頭的霸王龍、愛搗亂的猴子、暴虐的匈奴王、鉆木取火的穴居人……將一切弄得不可開交。whatif??讓電影走入現實假如讓小朋友們
-